在考虑家装感应灯时,了解家里的面积和运动线。仔细复盘我们的生活习惯,发现真的需要那么多感应灯!考虑到生活场景,感应灯厂家帮您整理了一份攻略,仅够参考。
一、主要出于以下几点生活习惯的考虑:
1、经常出差住宾馆,那种不用伸手去开关灯感觉太好了
2、我实在不爱关灯,经常躺下了发现外面灯忘记关了
3、家里两个加班打工人,晚归或者晚上10点多还在书桌旁是常事
4、关爱一老一小,老人爱起夜,未来宝宝需要半夜泡奶粉
5、虽然设计了全屋智能开关,但晚上老人休息早,没法对着音箱大喊,就算用手机app控制灯,还需要把app调出来,也比较麻烦,人来灯亮,人走灯熄,不香嘛?
二、安装位置&全屋不摸黑应用场景:
考虑应用场景,结合全屋动线,布局感应灯,两个灯距离2m左右
场景一:书房加班后回卧室睡觉
书房到卧室动线装感应地脚灯
场景二:从书房\卧室去餐厅倒水
共用其他动线感应灯,餐边柜装感应灯带
场景三:应酬\加班晚归
入户顶上感应射灯、门口鞋柜感应灯带(方便放钥匙)
场景四:洗完澡忘记收衣服
卧室到阳台动线安装感应地脚灯
场景五:起夜
床尾-走廊动线装感应地脚灯,厕所下柜感应灯带
场景六:未来给娃半夜泡奶粉
床头小桌旁,感应灯
场景七:衣柜找衣服
基本操作,全屋定制安装感应灯带
三、灯具选择
考虑以下几点:
1、一定会安装感应灯的位置,选择插座同尺寸嵌入式感应灯(以后不想用还能换插座,拓展性强);
2、可能会调整感应灯的位置,在插座上插入随时可拔取的感应灯;
3、动线上缺少可安装的墙面,可在家具上贴上充电式感应灯,充电一次可以用很久;
4、头顶上用感应射灯;
5、与柜子相关的应用场景,用感应灯带;
6、感应灯的灵敏度、亮度,不同场景要有所区分;
比如:卧室内的就可以不要太灵敏太亮,否则翻个身灯就亮了;卧室外,两个灯距离比较远的,可以选择灵敏度、亮度更高的;
7、想要可感应控制也可开关的感应灯,但是据说没有这种;
8、感应灯如果和插座并列放置,颜色要统一协调,所以考虑各类插座、开关、插座式感应灯,统统一起拿下。